[單車] 兩日北進武嶺 day 1

自從 2016年開始騎公路車,終極目標一直是車友口中的武嶺 。

第一次西進又興奮又愉快 。
接著就是維持的每年一武嶺的狀態,去年也完成東進雙塔

想想差不多可以退坑了 !? 突然又再群組看到北進武嶺的兩日團 ~
原本心中一直琢磨著要不要那麼自虐 , 該不該去騎呢 ~
每天工作被上線壓力壓得死死的 ,
總想著開給自己放個假。 出門騎騎車
跟老婆討論一下 , 把心一橫就報名了 。
也順便報了馬拉松世界的線上武嶺挑戰賽。拿點東西當紀念品。

果然如莫非定律,
只要報名了活動就會沒時間練車。
SAP上線因疫情關係本來七月上線直接沿到九月,
整個八月一路忙到九月連續好幾個禮拜趕轉檔沒日沒夜的工作 T_T 。

等回過神來, 再兩個禮拜就要北進武嶺了, 趕緊把車子送去保養 ~ 此刻心裏小惡魔也說話 ~~ 趕快換個爬坡輪吧 !!!?

原廠 PR-1 disc 真的是超級耐用 車買來五年多歷經三次西進、一次東進 。 北高、雙塔 。 征戰全台灣各地 ~~ 實在是辛苦他了。直接問了店員想換個爬坡輪組是否有建議的。 結果捷安特的店員就說 你這快拆碟煞目前流行的貫通軸輪組 ~全~部~都~不~能~用~ 。 需要的話他可以幫忙調調看舊的快拆輪組 。 調貨可能要2週以上的時間。整個就就是晴天霹靂,想說每次騎松雪樓都要落馬牽車這次絕對要雪恥 。

趕緊私訊聯絡有名的小索手編輪。
一切都那麼巧合的
[只剩一組TR22的框]、[只剩一組快拆軸心]
要買要快錯過不再,直接下訂一週內可以出貨 。 立刻訂了飛輪、碟片寄了過去 ~~
剛好再出發前幾天車子保養回來,新輪組也到手。

這組合完全沒正式上路過, 第一次就直接在宜蘭開騎 ~

Day1 : 凌晨一點半從高雄集合出發 ,到宜蘭六點多開始吃點早餐提神。 要到開騎地點還有將近40km 整路上硬是想多休息一下補充體力,但精神卻越來越緊張。

起點百韜橋→南山部落

大概七點多集合出發,已經看到不少車友呼嘯而過。
整備一下打打氣,裝備上車。 就開騎了

總距離29.1公里,海拔差異750公尺,平均坡度3% ,
騎程時間 02:00 累積時間 02:00

一開始就用著順順的節奏順順騎,坡度平緩一點都沒有騎大山的感覺。騎在河谷中間景色開闊又美麗 。
天氣好到不行 。 連續一週的大雨特報感覺像是個笑話 。

 

 

 

[繼光橋則是紀念明朝將領,戚繼光。]
順順騎到這座橋才發現第一個挑戰來了 ,
跨越蘭陽溪後,是一個陡升髮夾彎。
看著前方的車友一個一個消失不見 。 長長的直線腳卻施不上力。
看看坡度竟然也都有個6~8% ,
車友說高麗菜田的灑水器像馬力歐遊戲中的火棒打過來 。
我是覺得要閃也閃不過~ 索性就給他淋了下去 ~ 幫身體降降溫 。

閱讀全文〈[單車] 兩日北進武嶺 day 1〉

[敗家] VIRB™ Elite 玩家型高畫質運動攝影機

  之前習慣使用htC RE ,最近一次使用發現電池掛了 。 電充不進去。

直接接尿袋上線錄沒幾秒就直接死機 , 就開始評估要新買一台 運動攝影機。

之前就一直使用 garmin virb剪接影片 & 上傳 , 心理就一直想著弄一台 garmin virb , 同時也評估sj5000 & gopro 甚至看到一些 one x insta360 。

最後因為價格考量買了一台二手的VIRB® Elite

結果錄完第一次看檔案就囧 了

缺點 :

1.沒有防手震、

2.錄影品質不好、

3.耗電太快、

4.手機APP可以連線但無法下載檔案 、

5.手機APP可以連線並控制開始錄影 , 但是開始錄影後鏡頭畫面就無法同步 。 (無法監看錄影狀態)

缺點超多 …. 這種半調子的運動攝影機 …. 比對當初部落客的一堆行銷文

真是令人大失所望 。O

 

閱讀全文〈[敗家] VIRB™ Elite 玩家型高畫質運動攝影機〉

[轉貼] 內臟脂肪

運動幾年下來體重從 108 -> 78 , 雖然BMI還是肥胖等級 但其實整體感覺瘦了不少。 不過有兩個數值總是危險+超標。 被機器驗出來說我的身體狀態是 51歲 = =

體脂率 26.8% 內臟脂肪 14% 。查了一下內臟脂肪是非常不好的東西。希望能找個好的方法跟方式好好剷除他們

 

隨著年紀漸長,步入中年後體重慢慢攀升、脂肪的比例也逐漸增加,而且女性比男性更明顯!這些多出來的體重與脂肪大多堆積於腹部周圍,你認為這是衰老不可避免的現象而已經接受這個變化了嗎?但別忘了,隨著我們的腰圍變粗,我們的健康風險也會增加!特別是堆積在腹部的內臟脂肪(Visceral fat)最令人擔憂,因為他是各種健康問題的關鍵因素,遠遠超過皮下脂肪(subcutaneous fat)帶來的影響。

 

過多的內臟脂肪對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害的,它與第二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心臟病甚至某些癌症的風險增加有關[1,2]。這次風哥將說明為什麼過多的內臟脂肪是有害的,並提供一些可靠的方法幫助你擺脫它。

閱讀全文〈[轉貼] 內臟脂肪〉

[轉貼] 口罩

這篇文章本來上周就要寫,後來作罷,畢竟看得懂的應該一開始就不會浪費時間去排隊買外科口罩,看不懂的跟他怎麼解釋都沒有用。不過這兩天看到藥局前面的人龍超級誇張,已經綿延超過一百公尺,一想到有這麼多人把生命浪費在這上面,我覺得應該還是要寫點東西。
首先放這一張圖,如果你看得懂這張圖,下面的東西可以都跳過了。這張圖推導出來的結論就是「如果有咳嗽症狀,請戴外科口罩,一般健康人請戴布口罩」!
———————————開始討論分隔線———————————
年初政府在宣導「健康人不用戴口罩」的時候,被一票人罵翻,有人認為「政府平時都說要戴口罩,怎麼忽然說不用戴了?」然而,如果你仔細去找以前的政府文宣,你會發現,政府的官方文宣中從來沒有說過「健康的人要戴口罩」這件事
我們可以看看2009年的這篇公告「一般健康民眾防範新流感,布口罩也OK
「指揮中心指出,有呼吸道症狀的人應戴口罩,醫護人員照顧病人時也應戴口罩,一般健康的人並不需要戴口罩,但是新流感疫情拉警報,民眾如果想要給自己多一分的防護,使用布口罩就罩得住了。」
然後是2011年的「廣東深圳發現民眾疑似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正密切關注疫情演變
「返國時如出現發燒或類似流感症狀,可於機場尋求檢疫人員協助,倘返家後有身體不適,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向醫師說明旅遊及接觸史,以利診斷治療。」
還有同年的「天冷流感發威,民眾如出現流感危險徵兆者,應戴口罩儘速就醫及早治療,並依醫囑服用藥物,保護自我健康」
大家可以發現,政府一貫的態度都是「如果你有感冒症狀了,請戴口罩並且儘速就醫」,從未宣導健康人使用口罩的觀念。這樣的想法其實就是歐美人士的想法,所以歐美民眾的口罩使用率非常低。因為「口罩是給病人戴的啊!」
在這裡,我們可以來看一下「外科口罩」的「功能定位」:
大家可以發現,其實「外科口罩」的目的不是在保護配戴的使用者,相反的,它是在保護使用者周圍的人不要被他傳染。會叫做「外科口罩」其實已經說明了它的用途:「外科醫師在進行手術時配戴,避免執行手術中所噴出的飛沫汙染術野。」大家可以去看看維基百科的說明:「外科口罩(surgical mask)是讓醫療專業人員在手術及護理病患時穿戴的口罩,用意是避免細菌自穿戴者的口鼻散發在空氣中。它們不是設計來保護使用人吸入空中的細菌或病毒,無法讓穿戴者完全免於空浮菌或是病毒的進入,其保護效果也比有特別材質、外形或是密閉效果的N95口罩或是NIOSH口罩要弱。」其實你回到上面一開始的圖片就可以知道,外科口罩對於隔絕環境懸浮粒子的能力跟布口罩差不多,但是當配戴者咳嗽或打噴嚏的時候,它阻絕飛沫的能力明顯優於布口罩。
講到這裡,結論已經出來了。一般民眾根本沒有大量常規使用拋棄式外科口罩的需求,只要使用布口罩就可以了,外科口罩應該留給進出醫療院所的民眾,或在其中工作的醫療人員使用才對!所以我之前在新北醫誌有一篇文章就建議政府「教育民眾使用布口罩,拋棄式醫療口罩僅在醫療院所門口販賣,提供要進醫院的民眾單次購買。
差不多是這樣,其他的部分就不寫了。本來要談把外科口罩出口幫助其他國家醫療人員的事情,還有外科口罩的佩帶使用期限,不過就先擱著吧~~~~

[轉貼] 武漢肺炎、SARS…為什麼新病毒總是來自於蝙蝠?

為什麼近年出現的新興疾病大多是來自於原本存在自然界的生物?

 

這次武漢肺炎(正式學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病毒中間宿主雖然沒確定,但是推測最終的儲存宿主是蝙蝠,跟2003年的SARS一樣,中間宿主已經確認是果子貍,但是儲存宿主是來自於菊頭蝠。

 

其實蝙蝠的種類與族群數量非常龐大,翼手目(以手為翼,也就是我們通稱的蝙蝠)共有一千一百多種,佔所有哺乳動物的四分之一,換句話說,每四種哺乳動物裡,就有一種是蝙蝠。

 

而且蝙蝠喜歡群聚,每一族群都有數十萬到數百萬隻擠在非常小的空間,病毒就很容易在族群裡傳播,同時牠們也有非常古老的血統,大約5千萬年前已經演化出跟現在相似的外型,所以大部分病毒已能跟牠們和平共處

 

蝙蝠每晚可以為了覓食飛行數十公里遠,也有些以食蟲維生的蝙蝠會依昆蟲多寡,在夏天冬天不同季節移遷到不同地方,有時兩個棲地相隔一千公里遠呢!

 

 

這些年因為自然棲地的消失,再加上氣候變化也愈來愈不穩定,牠們的食物來源愈來愈稀少,所以為了覓食離都市或人類活動的農牧場愈來愈近,牠們身上的病毒,透過蛇、或狸,或是其他種種生物,跨種跳躍到人類身上的機會也愈來愈多了。

 

像這種人畜可以共通的傳染病這些年增加很快,種類也比我們想像中的多。有篇研究報告檢視了1,407種已經確認的人類病原物種,結果發現,人畜共通的致病原佔了6成,而且近年新興的病原體中有近8成都是人畜共通型疾病,也就是說,這些病原體可以由動物傳染給人。

 

一般而言,病毒在儲存宿主中不會造成宿主太大的致病性,通常它們會穩定複製,卻不會大量繁殖,給宿主帶來太大麻煩,但是若溢出來,跨過物種,經常就會給新感染的物種帶來致命的威脅。

 

為什麼近年出現的新興疾病大多是來自於原本存在自然界的生物?我想主要原因是人類的活動使得原始而穩定的自然生態瓦解,不管是焚燒雨林改種棕櫚樹或大豆、伐木、鋪路、採礦、墾殖成牧場……等等,而許多民族或是在雨林工作的勞工也有獵食野生動物的習慣……這些行為都讓更多微生物有機會進入到人身上。

 

 

在一百多年前,若是某種新型傳染病進入人類社群,常會引起大規模的死亡,甚至死掉的人佔全人口的三分之一或一半都是常見的事,但是近代醫療科技的進步,及公共衛生的觀念及基礎設備完善,幾乎都能在爆發新的疫情之初,就阻斷病毒的傳播,所以不太可能有太大規模的人命損傷。

 

但是逸出的病毒被滅絕之後,還是隨時有機會再重返的。就像2003年的SARS,全世界共有8096人受感染(引爆點的中國大陸有5千多個病例),其中774人死亡,最後一起病例是7月15日在台灣發現並且接受隔離治療,痊癒後8月宣布SARS絕跡。

 

但是SARS病毒並沒有根絕,仍然存在最終儲存宿主或中間宿主體內。果然2003年12月底,廣東又出現3起SARS病例,其中一位是女服務生,接觸過果子狸,當病人確診後,廣東撲殺了所有養殖場裡的果子狸以遏止中間宿主。

 

為什麼人工飼養繁殖的果子狸會感染上病毒?大家不要忘了剛剛提到的夜行百里的蝙蝠,只要有的與繁殖場或其他野生動物接觸,病毒就有可能跳到那個動物身上,若人再接觸到,也許就被感染了。

 

科學家認為,在受到干擾或支離破碎的生態系中,人畜共通的傳染病很容易溢出,若是結構完整的生態系,溢出的機會就很少。

 

這些病毒在牠們的天然宿主體內,幾百萬年來共同演化,彼此已經可以很平衡穩定的相處,在一代又一代的族群中傳佈著,直到人類侵入了那個宿主族群,不管是獵捕牠們、吃掉牠們,或是把牠們趕出原本安穩生活的環境,這些病毒就有機會來到人類社會。

 

因此,維護自然生態的完整,也是保護我們自身的生命。

 

作者簡介_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座右銘是「一生玩不夠」,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

喜歡朋友與大自然,所以將近三十年前曾擔任童軍團長,並且在近二十年前與朋友們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初期辦公室還設在自己的牙醫診所內。喜歡閱讀,所以將診所變成了可供社區民眾借書的圖書館,並且曾經擔任金鼎獎評審,全國好書及公務員專書閱讀甄審委選等。

[手紮] 2019 TWB 一日雙塔520 認證

 

2019 TWB 雙塔520 

認證規則:本活動非競賽性質,為單車自我挑戰認證,活動沿途無交通管制,部份路段由
義交或大會工作人員進行交通疏導,參加活動認證之車友必須遵守交通規則及
交通號誌前進,沿途如不遵守交通規則,大會有權取消其完騎資格,並依台灣
自行車協會認證委員會認證辦法修正發佈之。
主辦單位:台灣自行車協會
活動日期:2019年11月02〜03日,11/02上午00:00出發。
出發會場:新北市石門區富基漁港停車場
報名時間:02月28日零時~06月30日24:00止(限額1200人,額滿截止)。
規定事項:車友必須準備〜安全帽、有效前後煞車、有效前後車燈、反光背心等安全裝備
(天黑時段必須穿戴),如不符合安全規定者,大會有權取消報名之車友參加資格。
認證方式:起終點&檢查點均採晶片計時認證。
活動對象:16歲以上,具連續騎乘300公里以上經驗及能力者,自信可以挑戰完成全程者。
(未滿18歲者,須下載同意書由監護人親自簽名後,傳真04-22634311,需經大會聯絡並同意後,始受理報名)
活動流程

時 間 流 程 備 註
2300~2340 會場集合 車友盡量提前集合&托運行李(或攜車袋)
0000~0020 準時出發 車友依序出發
11/02  0000

11/03  0600
活動開始 晶片計時&檢查點
11/03  0600 活動結束 凱歸&殘念

活動路線:(路線下載)
富貴角燈塔 楓林橋(起點)→淡金公路(台2)→淡水→關渡大橋→八里龍米路(台15)→八里
→蘆竹(台15接台61)→觀音→新豐(台61接回台15 )→新竹 香山站(第1檢查點)→香山→竹南
→白沙屯(台61轉台1)→通宵(台1)→苑裡龍德家商(台1右轉接台61)→大甲(台61)→清水
→龍井(台61接台17)→中彰大橋→伸港→鹿港(台17 )→彰化 彰濱站(第2檢查點)→王功→芳苑
→麥寮(台17)→台西→東石(台17)→布袋(台17)→台南 南鯤鯓站(第3檢查點)→七股→台17
→茄萣(台17)→永安→左營(台17)→小港(台17)→林園→雙園大橋→屏東 東港站(第4檢查點)
→佳冬→水底寮(台17接台1)→楓港(台1接台26)→車城→恆春→墾丁→鵝鑾鼻 統一渡假村(終點)

檢查點

雙塔520 檢查站
順序 檢查站 累計(km) 地點(暫定) 24H
建議配速
30H
關門時間
起點  富貴角燈塔 0 台2
富基漁港停車場
11/02
00:00
11/02
00:00
檢1 新竹 香山站 107 台15  79K
香山 風情海岸
11/02
04:00
11/02
06:00
檢2 彰化 彰濱站 208 台17  36.5K
彰濱工業區入口 左側
11/02
07:30
11/02
12:00
檢3 台南 南鯤鯓站 312 台17  138K
台17(台61涵洞下)
11/02
13:30
11/02
18:00
檢4 屏東 東港站 435 台17  257K
東港 立德傢俱
11/02
19:30
11/03
01:00
終點  鵝鑾鼻燈塔 520 台26  42.8K
統一渡假村
11/03
00:00
11/03
06:00

閱讀全文〈[手紮] 2019 TWB 一日雙塔520 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