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 4/22 國際地球日

關於地球日

地球日 Earth Day

地球日是1970年當代環境運動起源的年度紀念日。那時美國大量使用含鉛汽油,製造產業排放濃煙與污泥,卻對於法律制裁及負面評論無所畏懼。地球日的創辦人蓋洛‧尼爾森(Gaylord Nelson)和丹尼斯‧海斯(Danes Hess),發起第一次的全國性環保抗爭,以期「革新政治建制,並強迫此議題被納入全國性議程上」。
 
1970年4月22日第一屆地球日,兩千萬美國人參與,開啟現代環保運動新頁。1990年全球一百四十一個國家,兩億人參與,創造第一次的國際地球日,也促成各國政要參與聯合國地球高峰會議,正視全球變遷及種物滅絕等環境議題。2000年全球有五億人參與地球日活動,以千禧年做為保護地球的轉捩點。

地球日的官方日期是每年的4月22日。地球日活動通常在4月22日前後的週末進行。很多組織會將地球日活動延長,延續一整周或者整個月,作為地球周或者4月地球月。

 

地球日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Earth Day)

1970年4月22日地球日誕生,是美國環保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長期倡導保護環境的威斯康辛州(Wisconsin)聯邦參議員蓋洛德·納爾遜(Gaylord Nelson)回憶他當年發起地球日的原因:「我們的目標是組織一個全國性關於環境問題的示威遊行,以引起公眾關注,並將這個問題提升到政治議程。這是一次賭博,但是起作用了。」

1970年4月22日,兩百萬名美國人上街遊行,要求一個永續的、健康的環境。丹尼斯·海斯(Dennis Hayes)和其他年輕的組織者共同發起了這個從美國東岸延續到西岸的浩大活動。上千所大學組織了示威遊行反對環境的破壞。更多的組織不斷就石油洩漏、城市污水、有毒廢物棄置、重污染工廠和發電廠、農藥、高速公路及生物多樣化喪失等問題進行抗爭行動。
 
地球日得到了主要政黨的支持,窮人和富人的支持,城市居民和農民的支持,企業和工人的支持,並促使人們思考為保護地球自然資源,還需要進行哪些工作。第一屆地球日活動大獲成功後,美國通過了一系列重大聯邦立法。
到了1990年地球日演變成國際性的,全世界有141個國家兩億多人口參加相關活動。全球組織了上千次活動,包括環境影響講座、種樹、地球日慶祝、河道清潔、文化活動及由政府贊助和舉行的各種活動。說明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公眾所關注的問題,關注環境保護的國際趨勢,使更多的環境問題得到重視,並促使各國政府不斷加強對環境的保護。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地球日網絡(Earthday Network)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致力建立一個與全球生態環境行動團體接軌的網絡平台,2003年獲得地球日網絡(Earthday Network)授權,成為國際地球日之台灣窗口與交流平台,建置台灣地球日網站(www.earthday.org.tw),期望藉此讓每個地球日都能圍繞當年全球一貫的主題,並將台灣本土的生態環境行動團體與社群,進行基礎串聯並網絡化,建構一個在地的台灣地球日網絡,並帶出具體落實的本土行動。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曾二度造訪西雅圖地球日辦公室,而地球日網絡則是最早無條件授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進行繁體中文翻譯的國際組織.
 
2007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合作,將地球日網絡重要資源與訊息轉譯為華文,讓華人可以很容易地參與世界地球日的行動,與全球同步對抗全球暖化。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於2002年4月15日在智邦生活館提供的Endiva動態網站平台上創刊發行「地球日電子報」,在每年地球日期間發送地球日相關的國際訊息、主題文章與台灣活動報導,展開「地球日網絡華文版」在台灣創建的活力。目前地球日電子報訂戶數超過22,550名.
 

地球日網絡(Earthday Network)

地球日網絡是一個非營利、非政府組織,在1970年由首次舉辦地球日活動的組織者所創建,地球日創建的宗旨是為了促進全球公民的環境意識,循序漸進地展開長期的環境保護行動。經過不斷努力,已形成以美國華盛頓特區總部為中心,遍佈世界174個國家、共15,000個組織的全球性環保網絡。
 
地球日網絡 網址:www.earthday.net,可獲取更多和地球日有關的資訊。
 
球日不只是一年一度的環保嘉年華,而是開啟讓越來越多人一起加入保護地球環境這個行列的一扇永續之門。無論你的地球日活動什麼時候舉行或有多長,最重要的是:地球日是每一天、為每個人
 
 
 
於是乎高雄在 2012/4/22 舉辦了這各地球日的單車活動
 
因此久違的吃喝玩樂單車團又出動了
 
出發前來一張合照
 
 
 
 
因為很多人遲到所以我們都聚集在巨蛋的售票口對面
 
結果竟然是在隊伍的最前面 XD
 
anyway 還是跟著大隊人馬走吧
 
 
出發前來一張
 
走蓮池潭接到鼓山路 ~ 這路線還算輕鬆
 
但是近了鼓山路交管就有點差了
 
一堆紅綠燈都要停
 
 
一下子就到了西子灣站的出口 這邊有兩隻變色龍
 
 
這邊接過去就是駁二了
 
 
以前這邊的單車道還沒連起來
 
駁二的單車道人真的越來越少了, 但卻建置的越來越完善
 
 
一下子就到達目的地 ~~ 單車排排站
 
揪竟有多少車是已經超過一年完全沒出動過的呢 XDDD
 
螺絲會生鏽 還是多多出來騎吧
 
本來計畫參加完活動要來吃午餐
 
結果騎到目的地只有九點 │離午餐時間還是非常非常久阿
 
只好繞進去西子灣晃晃 ~
 
 
 
本來要去吃個海資冰
 
結果店家都還沒開,只好來吃 阿婆冰了
 
 
吃個冰聊聊天 ~~ 交流一下 ~
 
又要接著去吃了
 
 
今天吃的是一間魚鑫海產店 ,
 
 
東西很好吃 ~ 一下子就吃光光了 XDDD
 
祝賀 吃吃喝喝團重出江湖  
 
雖然這樣的輕鬆騎 ~ 但是莫名其妙也超過 40km  
 

路徑圖如下

 
用 rider 20 紀錄的 ,從六點半到十二點半 ~ 中間有暫停幾次
 
總騎乘時間約 3小時 , 回家看電力還是很多 ( 但是實際幾%不知道 )
 
基本上出去一整天的行程都能正常使用吧
 
本來想用手機當 logger的 結果一整個懶了
 
以後都純用 rider 20  吧 :DDDD
 

摘要

發佈者
Nigth Ho

日期
2012.04.22

運動種類
騎車 – 其他

騎乘時間
02:42:02

騎乘距離
42.53 公里

總爬升高度
183 公尺

卡洛里燃燒
1722 卡路里

Weight Loss
60.7 g

平均溫度
0 oC

Level 4 (1.1)

平均速度
15.8 公里/小時

平均心率
– 每分鐘心跳數

平均踏頻
59 每分鐘回轉數

平均效能
– 瓦特

時間

騎乘時間
02:42:02

上坡時間
01:36:30

下坡時間
00:57:28

日期/當地期間
2012.04.22 14:36:05

距離

騎乘距離
42.53 公里

上坡距離
25.55 公里

下坡距離
15.70 公里

速度

平均速度
15.8 公里/小時

最高速度
35.1 公里/小時

上坡平均速度
15.1 公里/小時

下坡平均速度
16.0 公里/小時

高度

最高高度
27 公尺

總爬升高度
183 公尺

總下降高度
187 公尺

坡度

上升坡度
1 %

下降坡度
1 %

心率

迴轉速

平均踏頻
59 每分鐘回轉數

最高踏頻
159 每分鐘回轉數

上坡平均踏頻
59 每分鐘回轉數

下坡平均踏頻
60 每分鐘回轉數 
 
 
分類未分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