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3277122.shtml
【記者 羅嘉薇】
外星人侵台,想抓地球人來了解地球歷史,於是在馬路邊放個卡通公仔當作誘餌。結果捕
獲的,是一個穿T恤、熱褲,戴超厚重黑框眼鏡,因缺乏運動而微胖的中年男子。公仔對
他有致命吸引力。
這是今年二月台北國際書展動漫館主題影片的劇情,策展人「傻呼嚕同盟」藉此宣告,「
御宅族」在台灣,勢力正集結。他們希望洗刷「長不大」的汙名,證明狂熱於動漫電玩和
線上遊戲的御宅族,反而是最能適應資訊爆炸時代的新人類。
疏離而害羞 低度社會化
御宅族,一個日語詞彙,由於日劇「電車男」延燒,許多人忽然辨識:是啊,我就是御宅
族。他們沉迷於動畫、漫畫、電玩或其他領域,害羞、有社交障礙、不修邊幅,除了工作
、上學,更活躍的是那個隱居在網路裡的人生。
「疏離、低度社會化,是御宅族的共同特徵。」一九九七年成立的動漫同人社團「傻呼嚕
同盟」,是台灣最早以御宅族自稱的一群人,但傻呼嚕召集人黃瀛洲說:「我們還不很夠
格,因為真正的御宅族,是不會和你對話的。」
「不論生活或工作,都是一個人。他心裡可能感覺到在網路上有很多朋友,事實上卻是孤
獨一人,主要活動都跟自己的房間脫離不了關係。」網友阿南這樣形容御宅族,也是自況
。
小孩子玩意 他們的寶貝
他們蒐集「小孩子的玩意兒」。你可以輕易在舊光華商場周邊和萬年大樓發現他們尋寶的
身影。自認算是御宅族的BB戰士,眼中的同類是這樣的:「頂著毫無整理的亂髮,背包被
一堆剛買的東西撐到變形;在路邊就直接看起漫畫來,還用很奇怪的眼神盯著櫥窗裡的模
型看。」
他十坪大的房間,塞滿公仔、模型和漫畫,「我廿六歲,仍逃不過鋼彈和聖鬥士的魔掌。
每天被我媽罵,被朋友說幼稚,回家還怕東西突然不見。」
這是網路時代伴生的文化現象。東吳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劉維公認為,現代社會變得很複
雜,連追人也要具備許多技巧,而傳統的機制如家庭和學校,不一定幫得上忙。實體世界
裡不善表達、情感需求被壓抑的人,寧可在網路世界裡尋求支援。
下班就上線 對電腦講話
工作可以靠一條網路線完成,加上便利商店、快遞、宅配業發達,足不出戶卻能滿足生活
全部需求,越來越可能。一下班就玩線上遊戲到不常出門的阿通說:「即使拋棄好朋友,
也能過得很快樂。」
御宅族可以同時是敬業的上班族,因為他們蒐集模型精品和動漫畫的嗜好,需要收入來維
持。
曾是御宅族的陳盈豪已將自己改造成陽光青年,現在形容迷上網路遊戲的室友:「他下班
後就坐在那裡,已經兩年了,怎麼叫都不理。可是他會笑也會講話喔,只不過是對著電腦
。」
打字快又多 見面沒話說
黃瀛洲見過許多御宅族,在線上滔滔不絕,一瞬間可以打出一大段文字,可是一旦碰面,
十分鐘講不到兩句話。網路隨時可以斷線的特質,讓他們可隨時線上蒸發,創造了安全感
。
「因為喜好相同,御宅族在網路上可以很快熱絡起來,但常常一言不合,馬上翻臉。」黃
瀛洲說。
台大心理系教授林以正指出,有些人認為像御宅族這樣的網路沉迷者,是避開真實人生的
一群,但這些現象並非網路獨有,在多元價值衝擊下尋找自我的安適與平衡,本來就是年
輕一代的生命課題。
「網路上的互動,可以用化名,回應有緩衝期,你不會馬上被評價,人際焦慮反而能得到
紓解。」日劇中害羞笨拙的電車男靠網友相助而追上愛瑪仕小姐的故事,林以正說:「這
樣的人際關係品質,互補功能非常好啊。」
「網路世界畢竟還是人類的世界,對方不該只是一個暱稱。」劉維公說,將人物化是御宅
族的最大風險。
【2006/04/24 聯合報】